美股投資心路歷程:資料搜尋、公司規模分類與選股策略 | 逐步健全美股投資策略 | 機會一直都在 | 怕不知身在其中卻不自知

Views : 31

美股基本概念與資料搜尋工具全攻略

寫這個不是因為小布是投資高手,只是這幾年在美股載浮載沉…
一開始入局真的很容易被資本吊打…
但後來慢慢心態越來越沉穩…剛好也遇到了美股多頭…因此有了寫下一些自己對於美股的一些理解
還有算是給新手同學的一些簡單概述,希望可以拋磚引玉,以此篇文章作為更深入了解美股的起手式~
(如過大家有興趣此類議題,請用拉高網頁瀏覽觀看次數讓我知道~我就會繼續撰寫類似文章喔~)

一、美股的基本概念

美股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由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和納斯達克(NASDAQ)兩大交易所主導。美股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原因在於其透明的市場機制、豐富的投資機會以及良好的流動性。

美股上市公司主要分為兩種:

  1. 普通股(Common Stock):投資者可享有公司盈餘分配和表決權。
  2. 優先股(Preferred Stock):具有固定股息,但通常不具表決權。

二、美股市場特性

  1. 交易時間
    • 美股的正常交易時間為美東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30至下午4:00,另有盤前與盤後交易時段。
  2. 報價單位
    • 美股的報價以美元計價,最小交易單位為1股。
  3. 雙重股權結構
    • 部分公司採用雙重股權制度,如A股(普通投資者)和B股(創始人或管理層),保障公司控制權。

三、美股資料搜尋與股價查詢工具

  1.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網站https://www.sec.gov/): SEC網站是獲取公司財務報告、IPO申請、8-K重大事件披露等原始資料的官方來源。以下為SEC要求的主要申報文件分類及規定:
    • 10-K報告(年度財報)
      • 內容:包括業務概況、風險因素、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財務報表等。
      • 申報規定:公司需於財政年度結束後60天內提交(大型加速申報者)或90天內提交(非加速申報者)。
    • 10-Q報告(季度財報)
      • 內容:概述季度業績、財務狀況和近期重大變動。
      • 申報規定:每季度結束後40天內提交(大型加速申報者)或45天內提交(非加速申報者)。
    • 8-K報告(即時披露)
      • 內容:披露重大事件,如高層變動、併購交易、破產或重大法律訴訟。
      • 申報規定:事件發生後4個工作日內提交。
    • S-1文件(IPO申請)
      • 內容:公司業務概況、財務資料、募資用途及風險因素。
      • 申報規定:公司在首次公開募股(IPO)前提交。
    • Proxy Statements(代理聲明書)
      • 內容:與股東會議相關的事項,包括董事選舉、薪酬政策及重大決議。
      • 申報規定:需在股東會議召開前提供給股東。

四、美股看盤與資料蒐集工具

1. Yahoo Finance

2. Seeking Alpha

3. TradingView

4. MarketWatch

5.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6. Finviz

  • 特色:功能強大的股票篩選器與視覺化圖表工具,適合快速過濾交易機會。
  • 網站Finviz 官方網站
  • APP下載:目前僅提供網站版本,適合桌面使用。

五、專業資訊與教育平台

1. Morningstar

2. Bloomberg

六、美國上市公司的公司規模分類

美股上市公司根據市值大小可分為以下幾類:

  1. 大型股(Large-Cap)
    • 市值超過100億美元,如蘋果(Apple)和微軟(Microsoft)。這類公司通常業務穩定,股價波動較小,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2. 中型股(Mid-Cap)
    • 市值介於2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代表成長潛力較高但風險也較大的企業。
  3. 小型股(Small-Cap)
    • 市值低於20億美元,通常為新興產業或創業公司,具有高風險與高回報的特性。
  4. 微型股(Micro-Cap)
    • 市值低於3億美元的小規模企業,股票流動性較低,適合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5. 納米股(Nano-Cap)
    • 市值低於5000萬美元,通常風險極高且流動性極低,適合極少數專業投資者。

七、常見的數據判讀方法

  1. 財務比率分析
    • 本益比(P/E Ratio):用於衡量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 股息殖利率(Dividend Yield):衡量股息收益相對於股價的比例。
    • 負債比率(Debt-to-Equity Ratio):評估公司財務穩健程度。
  2. 技術分析
    • 移動平均線(MA):判斷股價趨勢的長短期移動平均。
    • 成交量分析:衡量市場對某一價格水準的興趣。

八、美股選股策略

  1. 成長型投資:選擇收入和盈利增長快速的公司,例如科技巨頭。
  2. 價值型投資:聚焦於股價被低估的公司,使用P/E、P/B比率分析。
  3. 股息型投資:適合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者,選擇高股息率且業務穩定的公司。

九、SWOT分析:台灣公民投資美股優勢與挑戰

作為台灣公民且僅為台灣單一納稅義務人,投資美股需要考量特定的優劣勢以及潛在的挑戰。
以下為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s)
  1. 多元投資選擇:美股市場覆蓋多產業,包括科技、醫療、能源等全球領先企業。
  2. 高透明度:美股市場資訊公開透明,SEC等監管機構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
  3. 市場流動性高:美股為全球交易最活躍的市場之一,買賣交易效率極高。
  4. 美元資產配置: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具有一定抗通脹能力。
劣勢(Weaknesses)
  1. 稅務負擔
    • 台灣投資者需承擔美國30%的股息預扣稅。
    • 資本利得稅雖無直接徵收,但需依台灣稅法申報全球所得。
  2. 匯率風險:新台幣與美元匯率波動可能影響實際投資收益。
  3. 資訊不對稱:相較美國本地投資者,台灣投資者可能對當地市場政策及經濟動態理解有限。
機會(Opportunities)
  1. 跨國企業分紅:如蘋果、微軟等穩定增長的科技巨頭,提供良好分紅及資本利得機會。
  2. 多頭市場收益:全球經濟增長下,美股指數(如NASDAQ和S&P500)歷史表現強勁。
  3. 數位化交易便利性:透過平台如Interactive Brokers或TD Ameritrade,台灣投資者能輕鬆參與。
  4. ETF投資:如VOO(追蹤S&P500),提供分散風險的簡便工具。
威脅(Threats)
  1. 美國市場波動性:如經濟衰退或升息循環可能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
  2. 中美關係影響:地緣政治及貿易爭端可能影響美國企業業績及股價。
  3. 法規變更:美國對外資投資者的稅務或交易規定可能收緊,增加成本。
  4. 投資標的高估:部分成長型股票可能存在過高估值的風險。

十、結語

美股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的投資機會與豐富的資料來源。掌握如SEC、Cmoney、財報狗等資料工具,並運用財務與技術分析方法,有助於提高投資成功率。在參與美股市場的同時,投資者應做好風險管理,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以實現長期穩健的財務成長。

小布預計未來會撰寫更多美股相關的投資心得
若有喜歡這類議題可以幫我多分享,有越多的觀看我就會知道大家是喜歡這類議題的喔~
能根據市場喜好調整祝文方向也是很重要的!!
未來我也盡可能會用量化、視覺化的方式去呈現~


探索更多來自 小布視界|財經解析 & 旅行筆記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小布視界|財經解析 & 旅行筆記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