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財富管理:如何知道你的收入從哪來|如何區分主動收入以及被動收入|如何拓展收入來源|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在規劃財務目標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有什麼樣的收入來源類型,同時分析自己的收入來源,兩者相互搭配後去擬定優化方案。

本篇小布會將以個人角度出發,歸納整理出幾項更有機會實現在小資日常生活中的,
而且是很有機會作為自己收入來源的所得類型。

個人收入來源分類解析

薪資所得

薪資所得是指個人從工作或雇用中獲得的報酬。以下是對薪資所得的詳細介紹:

  1. 薪水:薪水是根據職位、職級或工作責任而定的固定報酬。薪水通常以每月或每年的方式支付。
  2. 津貼:津貼是根據特定的工作條件、地點或環境而支付給員工的額外補貼。例如,住房津貼、交通津貼、伙食津貼等。
  3. 加班費:加班費是根據員工在超過正常工作時間工作而支付的額外報酬。通常,當員工超過規定的工時上班時,雇主需要支付加班費。
  4. 奬金:奬金是根據完成特定目標、達到銷售業績或達成其他預定標準而支付給員工的額外報酬。奬金通常與個人或團隊的業績直接相關。

執行業務所得

執行業務所得是指從從事特定業務或執行特定工作所獲得的收入。以下是對執行業務所得的詳細介紹:

  1. 承攬工程所得:當個人或公司接受承攬工程,並根據合約完成工程任務後,所獲得的報酬即為承攬工程所得。這包括建築工程、土木工程、機電工程等各種類型的工程。
  2. 顧問服務所得:當個人或公司提供顧問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建議、指導或解決問題時所獲得的報酬即為顧問服務所得。這可能涵蓋各種領域,如管理顧問、法律顧問、財務顧問等。
  3. 委託所得:當個人或公司被委託執行特定的工作或任務,並按照合約條款收取報酬時所獲得的收入即為委託所得。這可能包括代理商、經紀人、專案經理等。
  4. 專業服務所得:當個人擁有特定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相應領域提供服務並收取報酬時所獲得的收入即為專業服務所得。例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從事專業服務所獲得的報酬。
  5. 藝術創作所得:當個人從藝術創作活動中獲得收入,如藝術家、作家、音樂家等的創作收入,即為藝術創作所得。

營利所得

可以理解為自然人透過利潤分配的方式,分享了法人事業單位的經營成果,以下介紹:

  1. 公司股東所獲分配之股利。
  2. 合作社社員所獲分配之盈餘。
  3. 其他法人出資者所獲分配之盈餘。
  4. 合夥組織營利事業之合夥人每年度應分配之盈餘。
  5. 獨資資本主每年自其獨資經營事業所得之盈餘及個人一時貿易之盈餘皆屬之

利息所得

凡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各種短期票券、存款及其他貸出款項利息之所得都是,而以個人而言最常見的主要為以下幾種 :

  1. 本國幣及外國幣之定存及活存利息。
  2. 投資債券商品之相關利息收益。

證券交易所得

直觀理解就是處分台灣上市櫃有價證券所賺取之價差。
與前面所述之營利所得概念不同,前者為價差概念,而後者則為投資之孳息概念。

租賃所得

若有閒置資產,可作為出租標的,收取承租人按月或按季之租金。

收入習性分類

所謂收入習性就是理解收入性質,以及如何取得。

主動收入V.S.被動收入

小布這邊簡單地把收入來源區分為主動收入及被動收入以及以下的分類(市面上有很多的分法,小布有自己的分法,個人覺得這樣比較簡單明瞭)

類型主動收入被動收入
定義主動收入是指需要個人或企業直接參與和投入努力才能賺取的收入。它需要主動地從事工作、業務或其他盈利活動。
被動收入是指以相對較少的直接努力或參與獲得的收入。它不要求持續的時間投入或直接參與。被動收入通常是通過資產或投資所產生的。
來源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營利所得、證券交易所得、租金所得

混和型收入模式

由主動收入逐漸過渡為被動收入,或是主動搭配被動而產生之收入。

傳統例子就是多層次傳銷(小布沒有任何鼓勵或是不鼓勵的意圖,只是提及)

新的商業模式則可以借鏡自媒體的流量變現概念,透過累計流量並且定義受眾,與外部廠商合作以達到流利變現的合作獲利效果( 例如廣購投放落獲利分成、業配、代言,甚至建立品牌等 )。

以上

扯的有點遠,但基本上先掌握收入來源渠道以及了解收入習性這兩個框架概念,就可以開始進行後續的開源規劃。

後面文章會進一步分享如何執行開源的規劃及操作

探索更多來自 跟著小布GOGOGO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